如果需要了解模具材料性能和推薦材料的技術支持,可以在線咨詢。H13動火作業(yè)模具鋼淬火后的硬度約為HRC55。Cr12mov冷加工模具鋼淬火后硬度≥58HRC。用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很難完成切削。
隨著工具行業(yè)的不斷嘗試和實踐,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采用高速銑削的方法來代替一些電火花和磨削拋光工藝來淬火H13/cr12mov。模具鋼進行處理。因此,避免了電極制造和耗時的電加工,并大大減少了裝配工的研磨和拋光量。而且在高速銑削數(shù)控加工中心,模具可以一次裝夾完成多步加工。
淬火后銑削H13/cr12mov模具鋼加工過程可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有時甚至是超精加工。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一般選用旋轉刀具,精加工選用整體刀具。
淬火后銑削H13/cr12mov模具鋼刀具結構有多種,如整體涂層硬質合金立銑刀、可轉位硬質合金刀片、陶瓷刀片和CBN刀片。
H13/cr12mov模具型腔為復雜三維曲面時,仿形銑削效率高,特別適合型腔的粗加工。仿形銑削常用的刀具有四種:圓刀片銑刀、球頭銑刀、可更換銑頭的球頭銑刀和整體硬質合金球頭銑刀。
粗加工過程
比如呂林燕超硬就是針對淬火的H13/cr12mov。模具鋼開發(fā)的BN-S20品牌可用于大余量切削和間歇車削;H13/cr12mov淬火后采用斷續(xù)切削或大余量切削。模具鋼,線速度通常為70-90m/min,如模具鋼淬火后有變形,加工余量大。BN-S20品牌切削深度達到7mm左右時,h13鋼淬透性很高,刀片不崩刃。
半精加工過程
不同輪廓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的銑刀選擇要點①較大輪廓(平面和斜面)的粗加工,應選擇可轉位立銑刀、端銑刀和大進給量的高速銑刀。(2)粗加工、半精加工較小的表面時,應選擇帶圓形刀片的立銑刀,圓形刀片的圓弧半徑、刀片強度。③較小曲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應選用帶可轉位刀片的球頭銑刀,刀片形狀可為柳葉形,切削力小,加工效率高。
如呂林燕超硬研發(fā)的BN-H05品牌、BN-H10品牌、BN-H21品牌都是復合CBN刀片,適用于淬火后加工余量小于等于0.5 mm的情況..比如整理H13/cr12mov。模具鋼切削速度一般為80-120米/分鐘,精車切削深度為0.1-0.3毫米,H13鋼淬透性很高,進給速度為0.05-0.35毫米/轉,精車后工件表面粗糙度為Ra0.3-0.6微米;m,尺寸精度可達0.013mm,如果能使用剛性好的標準數(shù)控車床進行加工,且刀具刃口鋒利,加工出來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可達ra 0.3 &μ;m,尺寸精度可以達到0.01 mm。
呂林燕超硬BN-H05、BN-H10和BN-H21完成淬火后的H13/cr12mov。模具鋼一般不使用切削液,因為在高切削速度下,大量切削熱被切屑帶走,很少留在工件表面,影響加工表面的質量和精度。
整理工序
表面光整加工采用球頭銑刀,球頭銑刀的球半徑應選擇盡可能大,以增加刀具的剛性,增加散熱,降低表面粗糙度。一般情況下,加工表面的曲率半徑應大于刀具半徑的1.5倍,以避免進給方向的突然改變。但加工凹弧時,銑刀的球頭半徑必須小于被加工表面的小曲率半徑,球頭銑刀對表面進行半精銑和精銑;小直徑球頭銑刀可以精銑陡面直壁的小倒角。然而,當球頭銑刀通過增加背吃刀量來提高加工效率時,會在被加工工件上留下明顯的切削殘留, 這將增加后續(xù)精加工支柱的加工負荷。h13鋼雖然粗加工效率高,淬透性高,但會降低后續(xù)工序的加工效率。蘇州東锜該公司主要經營冷加工鋼、塑鋼和熱加工鋼。模具鋼。未來將引入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tǒng),實現(xiàn)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無縫銜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大規(guī)模個性化定制模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產業(yè)人才。公司結合市場發(fā)展和客戶需求,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開發(fā)新鋼種,開發(fā)新工藝。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我們僅作為信息分享。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請發(fā)送郵件至tokaits@163.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